"可以为师矣"的"以为"可以翻译为"把……当作……“吗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0 11:36:06
初一语文第十课中内容

你翻译的很对

对的

对。

以为中间省略了一个"之","以为" 即 "以之为":把它当作......

很正确!
可以为师矣:可以把他看作老师.

你的理解是正确的。
本句是省略句:可以(之)为师矣。
可——可以,以(之)为——把他当作。

你看一下二和四:
“以为”在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。因为“以”和“为”都有多种用法,所以两个字搭配在一起就有了多种含义,“以为”可以是连用,也可以是“以……为……”。现对课本中出现的几种形式作一简单总结:

一 “以为”等于现代汉语中的“认为”

例:

(1) “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,贤于长安君。” (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就超过了疼爱长安君。)

(2) 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。(因此我认为您疼爱他(长安君)比不上疼爱燕后。)

(3) 闻道百,以为莫己若者,我之谓也。(听到了上百条道理,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’的,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。)

二 “以……为……”中“以”是介词“把”,“为”是动词“作为”或“当作”

例:(1)必以长安君为质,兵乃出。(一定要把长安君来做人质,援兵才能派出。”)

(2)然后以六合为家,崤函为宫。(然后将天下作为一家私产,把崤山、函谷关作为宫墙)

三 “以……为……”中“以”是动词“认为”,“为”是介词“替”

例: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。(我认为您替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)

四 “以为”连用,却相当于“以……为……”“以为”中间省略“之”

例:(1)若舍郑以为东道主,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困。(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,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,秦国使者往来,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)

(2)收天下之兵,聚之咸阳,销锋镝,铸以为金人十二,以弱天下之民。(收缴天下的兵器,集中在咸阳,去掉刀刃和箭头,把它铸成十二个金人,以便削弱